
0898-08980898
开云体育- 开云体育官方网站- 开云体育APP
在全省率先建设区级“智能算力中心+算力调度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架构,助力软信、金融、文旅、商贸等支柱产业加快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布局百度飞桨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华为开发者创新应用中心等国内领先产业赋能创新载体,全区已累计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34个。打造全国首个“智慧城市智能系统产业集群”,在智慧政务、医疗、交通等领域培育国投智能、易联众等700多家智慧城市企业,集群企业上云用云比例达74%。“数实融合”行动方案被列入省委深改委“一县一特色”项目。
一是紧抓机遇转化,推动项目落地。积极抢抓中菲“两国双园”、军民融合发展、区域经济协作等战略机遇,推动牵引性重大项目取得突破。今年以来,219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4.4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10%,南方肉牛集散中心一期项目、诏商回归数字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动建,漳汕高铁诏安段在全市率先完成首桩开钻。二是突出向新发力,增强产业实力。深化“百名干部挂百企”活动和“一周一会谈”机制,设立“漳大(诏安)食品产业智改数转促进中心”,与东山海关建立外贸联席机制,积蓄工业发展新动能。今年来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16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梅满天下、玛塔科技入选“2024福建省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润科生物入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三是挖掘区域特色,焕发文旅活力。制定出台文旅融合发展“两个方案”,推动红星乡梅园文旅项目运营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成功举办“古城文化”美食嘉年华等系列活动,推出诏安美食地图和“去诏安吃一餐”系列攻略,创建高品质民宿25家、餐饮名店13家,打响“吃在诏安”品牌。预计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33.13万人次、游客总花费42.12亿元。
一是坚持向“新”而行,推动高端化跃升。出台纺织服装发展激励政策,建立“个转企小升高、高变强”企业培育机制,针对性引进福地ES纤维智能工厂、纬弘智能印染等“高、新、特、精、优”项目25个,累计培育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企业308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2家,其中,浙江太阳洲电气科技电子输纱器生产项目填补泉州市输纱器制造领域空白。二是坚持加“数”蓄能,推动智能化迭代。在全省率先打造“智慧石狮工信科技平台”,与华侨大学共建石狮纺织服装数字贸易公共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性支持。引进中纺联等7家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卡宾服饰、鹏泰服饰、石狮信泰等一批典型智能化应用示范企业,建成国家级5G智慧工厂1家、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个,超70%的规上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纺织服装智能化转型、“小单快反”模式等先后获央视专题报道。三是坚持降“碳”增效,推动绿色化转型。推进大堡集控区全国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在全省率先编制印染行业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手册,获评全国纺织业超千亿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度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来,4家企业入选工信部首批《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23)》名单,13家石狮企业的13款创新面料获评“中国印染行业优秀面料”。
一是健全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建立“一统二引三聚合”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谋划实施三产融合、文旅康养、高山生态农业等三条建设带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打造35个产业重点村,辐射带动全县乡村发展;引导“新农人”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整合科技、资金、服务下沉乡村,引导416位新农人创建140家合作社,吸纳农村劳动力850人,流转土地11.08万亩,带动农户增收3800万元,人均年收入增加3.6万元。二是健全助农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探索试行《政和县提供无息借款助力人才购房的实施方案》,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鼓励人才购买本地人才公寓、人才奖励房,压减无息借款、还款审批流程至3个环节。6月底政策实施以来,已有24位助农人才受益。三是强化金融政策扶持机制。构建“政府+银行+经营主体+农户”资源流转机制,联合农信社推出“乡村资源流转贷”新金融模式,强化对乡村资源流转、流转资源再开发、流转资源经营运营的资金扶持,采用“经营权质押”加担保组合方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振兴公司等提供最高300万元的贷款。10月10日“乡村资源流转贷”首发以来,全县共发放“乡村资源流转贷”涉及农户34家资金2765万元。